服务外贸人13年 2010~2024

2010年~2012年,外贸建站营销推广服务

2012年~2014年,外贸获客软件

2014年~2018年,外贸培训

2018年~2023年,外贸客户开发软件/海关数据

(2011年公司团建照片)

  2010年,我进入奥道这家公司时,公司已有200多号人。老板是第一个号召外贸企业要进行围绕营销型网站,进入多渠道海外推广的人(海外整合营销)。

     当时已有很多的外贸企业,B2B平台遇到困境,寻找新的方法。公司主张:建设营销型官网、通过多渠道推广自己的独立站,将流量引到自己的独立站而非B2B平台上。

     依然记得我在电梯里(公司在26楼)碰到老板很尴尬,老板喊我名字问我在公司感受如何时,我那激动的心。当时我想:这么大的公司,老板居然认得我这个新入职没多久的员工,哈哈,备受鼓励!

     记得我问设计部同事Banner是什么时,设计部同事的无奈(其实百度就有答案,根本无需问同事)。

     记得每年在某平台上投入二十多万的企业老板,说他们就算去参加该平台组织的展会,也分配不到好位置。因为比他们在该平台投入多的企业非常多。

     记得有客户把B2B平台喊B二B,哈哈,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挺好笑。

     记得有客户说:平台对他们来说,食之鸡肋弃之可惜!

     记得有个客户说,他们每一个询盘都会用海关数据分析。

     记得我用拙劣的PS技巧,帮宁波客户P水印…..


(同事聚会照片)

因为第一家公司内部发生了些问题,很多人都离开了。刚20岁出头的我不知该何去何从。恰好公司内有两位比我年长,又比我厉害非常多的人要创业了,他们喊我去他们公司,我选了其中一位,跟着去卖起了外贸客户开发软件。

     当时市场上卖外贸获客软件的就几家(好几家后来消失了)。在当时,领英等还未进入中国,Facebook等开发客户还未兴起。市场上的外贸获客软件,以搜索引擎找客户+邮件群发功能为主,主要提高外贸人通过搜索引擎找客户的效率。价格也相对较低。

     其实那几年在自主获客这块,除了外贸获客开发软件,当时还有另一个赛道:海关数据。但当时的外贸获客软件和海关数据是分开的,不像如今,相互混在了一起。

     也是在这几年,海关数据行业也发生了变化。从原先的以Excel表格形式给到客户的,变成了按系统给到客户。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,能更好的将庞大的海关数据做出各类分析、以及方便客户查询、分析等。


(作为公司topsales,跟老师们一起去深圳参加万人年会)

 刚去的时候,需要电话开发外贸企业,卖外贸建站营销推广课程,随着老板及公司名气打开,销售越来越好做,不用电话开发了,很多人会找过来,从当初的自主开发,变成了接待咨询。当然提点也越来越低,哈哈….

     在这几年里,我倾听了非常多外贸人的故事,并开始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更清晰(听多了故事,就知道自己不想走什么职场路线了)。

     比如:有个女生一直想做外贸业务,但进公司3个月没出单,他老板说她不适合做销售,让她转做跟单。

     比如:有个男学员,做外贸4年换了4个产品后,自己迷茫了。因为刚毕业没多久的新人,比他做了4年的“老外贸”业绩都好。

     比如:有个女生,在产假期间,老板把她的老客户,全部交接给了其它业务跟进。等她休完产假回公司,老客户没有还给她,而是让她开发新客户。

     比如:有个30岁+的男学员,老婆快生二胎了。自己现在很迷茫,坐了一晚上的硬座去参加线下会。就想问问老师自己这个阶段是否能SOHO。 

…….

     也是在那几年,我看了非常多的外贸业务实操案例,看了非常多老师们解决问题的方法,研究他们的解决思路。

      并因为带团队、招聘、面试、跟老板直接沟通等,明白了不少职场上的事情。

(年会时和教自主开发外贸客户的老师的合影)

 这次是二进宫了!又被喊回去卖外贸客户开发软件+海关数据去了。也是在这家公司,我完成了普通销售、销售经理、渠道总监和拿分红的公司副总的升级路线。

     这个时候的外贸客户开发软件行情比2012年那会儿好很多,因为B2B平台的僧多粥少,Google竞价竞争大单次点击费用增加、GoogleSEO竞争大起效更难了。

     总之靠推广接询盘的成本大大增加了!更多外贸企业开始自主开发国外客户。但靠人工效率太低,需要提高效率的工具,也就需要客户开发软件了。

     随着外贸人对自主获客的需求增加,以及外贸圈的变化,外贸客户开发软件也产生了较多的变化。 

     比如获客渠道陆续增加了领英、Facebook、WhatsApp等;比如联系方式从以前的爬虫抓取(info、sales)变成了挖掘决策人联系方式(CEO、buyer)等;比如从原先的客户端(绑定电脑)变成了网页版(不限制电脑)等等…..

    其实企业的招聘需求上来看,获客方式上也产生了很多变化。在2014~2018年期间,会自主开发的人分享说自己找到了高底薪的工作等等;现在去招聘网站搜索时会发现,很多企业在招聘信息里会说明公司为业务提供海关数据、外贸获客软件等;很多人求职时,也会说明自己擅长通过海关数据、Google、领英等自主开发国外客户。

不得不说,自主开发确实越来越成为刚需。不管对企业,还是对外贸业务员。

(BOSS直聘截图)

 当然随之而来的是外贸获客软件/海关数据行业的变化。2019年YQ开始,外贸人无法参展以及出国的这几年,外贸客户开发软件行业冒出来了非常多的新品牌。

     作为业内老牌的我们,曾经有一段时间,几乎每天都会接到同行来咨询,有时候一天好几个同行来问。以至于我们内部专门做了深度识别同行的培训。

     销售也会时不时听到陌生的品牌,还会时不时发现谁家抄袭了我们的官网、谁家抄袭了我们的文案,谁家抄袭了我们的软件界面,谁家贴了哪家的牌!  

     也是在那时候,我们被逼无奈去申请了作品版权保护,并在官网上增加了这个。

 在这期间,我竞品调研的工作量暴增。以至于后期说到某品牌,我能知道谁家是贴了谁家的牌, 谁家产品逻辑是什么,谁家的设计参考了谁家的等等,谁家的老板以前是做什么的…..谁家的海关数据是什么界面,什么风格,更新什么频率,什么质量层次等等…..

     好在2023年,一切又回归了正轨。那些投机者逐渐消失了!在我的竞品文件夹里,很多做过调研的,现在搜不到、查不到也听不到了。 

     经过市场的洗礼,最终留下来的有竞争力的竞品不算多了。


其实我挺害怕提离职的,2018年从培训行业离职时,周期拉的比较长,甚至一度被谈到眼泪咕噜噜转。2023年的离职,周期也拉的挺长的。

     每一次离职,都是因为我觉得在这家公司已经到了顶,能到未来3年,5年的的样子。甚至很担心如果我选择安逸, 假如有个万一,我离开了这家公司,该怎么办! 

     我挺害怕这样的生活和一眼望到头的工作。所以我在所有人诧异的眼光中离职创业了!

     幸好,这些年没有白混,现在每天都有人加我,问我关于获客方面的事情。

     对,我依然选择的是自主开发国外客户这个赛道。一方面这个这个行业我太太太熟悉,而且我很擅长找国外客户信息,以及分析国外客户; 

     第二个我认为自主开发客户是外贸个人/企业的刚需,未来只增不减。

     第三个:只要是自主开发客户,人工找一定是效率低的。而自主开发的初期,需要铺量。如果时间都花在找客户身上,那触达的量起不来,开发出客户就慢。一定需要用到工具来解决效率低的问题 

(客户详细体验完后的感受)

 最后,有个朋友问过我是否有带老客户出来。一个都没有;我在走的最后一天,发现我的客户管理系统账号没关,依然能导出所有客户的信息时,还特意提醒领导关掉我的客户管理系统。

圈子就那么大,人品很重要。

愿我自己越来越好!愿看我文章的您,也越来越好!